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马永忠 胡晓建
“走过这块石牌坊就由板桥乡进入了蔡锷乡,它不仅起着划分地界的作用,还代表着人们对革命先驱蔡锷将军的无限怀念。”3月30日下午,在湖南省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曾胜程的带领下,20多名从外地赶回邵阳的游子专程来到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参观游览了蔡锷故居。
蔡锷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废旧制蔡公去矣,正气昭昭怀典范;开新业锷刃存之,雄心勃勃展鸿猷。”曾胜程介绍,蔡锷乡原名蒋河桥乡,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蔡锷特改名为蔡锷乡,而后村民修建了这块石牌坊,供后人观瞻。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 1882年出生于湖南邵阳,是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他虽英年早逝,但在救国救民、谋求国家统一、维护共和斗争中却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00年,蔡锷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他将原名“艮寅”改名“锷”,意为“砥砺锋锷,重新做起”。蔡锷报着“流血救国”的志愿去日本学习军事,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百里、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在清政府的新军中长期担任军事指挥和学校教育工作。他虽供职于清政府,但时刻考虑的是如何强国兴邦。1911年10月30日,蔡锷领导新军在昆明起义。战斗从当夜持续到次日中午,起义军控制了昆明,宣告云南起义成功。“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这是他在云南讨袁出征时的不悔誓言。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这是蔡锷自写于南宁寓庐的联语,也是他一生节操的真实写照。蔡锷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曾做过军官和行政官员,位高权重,但他所到之处,廉洁自律。1916年1月,袁世凯因蔡锷通电反袁而恼羞成怒,责令湖南省都督汤芗铭查抄蔡锷家产,却发现“实无财产可查封”。
“从简陋的卧室到厨房,从墙上的照片到房里的床榻、书桌,无不让我怀念这位‘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英雄。”香港邵阳联谊会副会长姜有元参观蔡锷故居时感慨地说,“作为湖湘十大人物之一,蔡锷是我们邵阳人的骄傲,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先祖父看来,护国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国家的军人本应该出现在保家卫国、抵抗外敌的战场上,而这些年轻的生命却因为一场帝制丑剧牺牲掉了,这是先祖父特别痛心的。先祖父临终前交代后事时没有一语提及家事,却提请政府不要忘记抚恤那些在护国战场上阵亡的将士。”蔡锷孙子蔡协说,“回顾历史,我们既钦佩护国先烈流血牺牲之可敬,更珍惜今天国家稳定祥和之可贵。我们唯有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告慰一百年前曾经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