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新探索系列报道】
打响一场乡村“颜值”保卫战
——重庆江津区“集收运处”一条龙处理农村垃圾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柏添
3月30日上午,保洁员周长宏在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仙池村收运完垃圾后,照例与围拢在农村垃圾收运车旁的村民聊聊天。春雨初歇,村里的农民新居散布在绿树繁花间,空气清爽宜人,仿佛置身仙池。
“一个车两个保洁员,每天要跑100公里左右,转运七八吨垃圾。为了错开早高峰,我们都是早上四五点开始工作。2016年刚搞垃圾收运时,村民还不习惯将垃圾丢进垃圾桶,每天工作量特别大。现在所有的垃圾都进了垃圾桶,每天两次收运,村里看起来漂亮整洁多了,真正属于农村的那种味道也出来了。”周长宏说。
“以前这个时候,蚊子苍蝇已经一群一群到处都是了。”村民陈贵全说,“现在垃圾收运车每天来两趟,没有垃圾围村了,住起来确实舒服多了。”
幅员3200多平方公里的江津,在重庆既是工业大区又是农业大区。江津多数村社位置偏远分散,基础设施配套缺失,居民环保意识较差,过去普遍存在垃圾多、存量大的问题。垃圾围村让许多村庄看起来“面目可憎”,一些原本“天生丽质”的乡村也因为不得不“与垃圾共舞”而只能勉强“臭美”。近年来,江津区根据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公路沿线建立垃圾收运系统,为各镇街配备垃圾收运设备,构建起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置”运行模式。“集收运处”一条龙让江津的垃圾得到有效处置,“洗面美容”后的村庄也成了美丽乡村的“颜值担当”。
重庆江津区德感污水处理厂 光明图片
卡进口 断后路 畅出口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石蟆镇的乡村公路都像一条条银色的绸带飘落在金色的海洋。但这样的美景真正变成引人入胜的风景,还是在近两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之后。
与江津的其他乡村一样,石蟆镇的生活垃圾以前大多通过露天堆放、就地填埋、焚烧等3种方式处理,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污染源。2016年以来,江津连续3年将建设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连续出台多个文件着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本”专项整治。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关键是实现高效收运,面临的第一道难题是如何处理以前随处堆放的大量生活垃圾。江津按先易后难原则,首先,收集处理了全区农村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白色垃圾;其次,将小规模存量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填埋处置,对大规模存量垃圾就地进行科学填埋消杀处置;最后,开展对田间地头、竹林沟渠、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的大清理、大整治,强化日常保洁管护、规范垃圾投放。据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秦燕介绍,3年来全区已彻底整治农村存量垃圾约33.7万吨,整治后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许多像石蟆镇一样的乡村“颜值”明显提升。
重庆江津区“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在长江沿岸捡拾垃圾。光明图片
江津还按照方便群众和方便垃圾清运车作业的原则,在全区29个镇街及3个工业园投入1.2万个垃圾桶、近千个垃圾箱,配备90多辆垃圾收运车全天候收运,还按照地域分布建立了4个日处理能力超过550吨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各镇街已建立总共近1200人的前端收集保洁收运队伍,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已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了垃圾入箱入桶。
破瓶颈 解难题 谋长远
农村垃圾收运距离长、成本高,治理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收运后如何处置也是一大难题。江津在重庆率先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收运PPP模式,由中标企业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江津全区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城镇餐厨垃圾提供无差别收运服务。
“PPP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收运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江津的生活垃圾收运自2017年1月移交给重庆环卫集团以来运行良好。”据秦燕介绍,江津区按照协议将已有环卫设备按评估价转让给了重庆环卫集团,政府将在25年的特许经营权有效期内按垃圾实际运量计价购买服务。有了25年的经营许可,企业可以大胆投入提升运营管理服务能力,对江津的农村垃圾治理进行长期、专业的统一筹划。项目交给企业,政府只投入较少的资产就由过去的大包大揽转为了对企业的日常监督,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为了赶上第一趟垃圾收运车,吴滩镇郎家村保洁员刘位益每天大清早就开始清扫村里的便道。“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让我自己居住的环境更美更干净。村里的人都很高兴,我当然更满意了。”刘位益笑着说。据秦燕介绍,按协议重庆环卫集团还将投入9300万元配置垃圾收集桶近1.3万个,勾臂箱约900个,垃圾收运车160辆,今年还将新建1座竖式垃圾转运站。江津引进企业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也已进入内部试运行阶段。这个厂平均每天能处理110吨餐厨垃圾,处理这些垃圾能获得2吨工业混合油和1万立方米沼气。
靓“面子” 转观念 实“里子”
龙华镇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切入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短短几年便建成了荣获住建部首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的燕坝巴渝新居等基础设施,燕坝村还获得了全国首批5个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巾帼示范村、全市十佳农民新村、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附近的双溪重庆民居虽然没有这些荣誉,但居民谈起这几年的变化仍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区有物管,门前是花园,出门是公路,健身有广场,烧天然气,喝自来水,住得干净舒心——现在的生活真是了不起!”
为倡导更多的人参与农村垃圾治理,龙华镇的乡亲们自己编了顺口溜四处传唱:“生活垃圾别焚烧,干的垃圾放桶里,果皮剩菜去堆肥,杂草就地掩盖好,柴草打捆码整齐,美好环境人人享,美丽乡村欢迎你。”这样通俗易懂接地气的顺口溜、快板书、三字经,如今在江津的乡村随处可闻。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既要讲“面子”,更要有“里子”。要实现“内外兼修”,最关键的是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区里借助节假日、赶场日和“流动文化”进村等各种时机和平台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入村入户入院坝宣传,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人人知晓、个个参与”;评选“美丽院落”“整洁庭院”“星级卫生户”等示范户,激励大家比学赶帮超。四面山景区还在景区内设立了几家“垃圾银行”,游客不仅可以在“垃圾银行”领取环保塑料清洁袋,还可凭装满垃圾的清洁袋数量到“垃圾银行”兑换相应的纪念品。据秦燕介绍,江津区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餐厨垃圾问题举报和跟踪查处,餐厨垃圾收运将纳入镇街年度综合考核,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也将按职能职责对垃圾收运处置进行规范管理、联合执法,建立运行、管理、监督、考核配套的长效机制。
“改变最大的还是生活习惯。”龙华镇双溪村村民蓝杰说,“以前丢垃圾只要不丢在自己跟前就行,自从环境变好后,大家都不乱丢垃圾了,看到路边有垃圾还会捡进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