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手记】
在时代黄金期积极构建中国理论
韩庆祥委员(中央党校校委委员)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构建中国理论,培育理论家、思想家的历史机遇期和时代黄金期。如何紧抓机遇,积极构建中国理论?如何培育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家、思想家?这是新时代亟须思考并破解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器物、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受到西方影响,其积极方面是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消极方面,是一些人的头脑成了西方思想、理论的“跑马场”。当今,中国正在进入“强起来”的时期,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为世界贡献能解决中国问题也能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理论,为世界贡献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理论家和思想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还达不到时代发展和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向世界贡献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的中国理论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由“理论被动”转向“理论主动”。
一要思想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思想的力量,使专家学者把精力投入到构建中国理论上来。
二要组织建设到位。建议重视中国理论构建;要采取切实有效制度安排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真正把智库建成能为党和国家全局发展提供理念、思想、战略、方略、布局的思想库。
三要制度安排到位,从制度上保证人们积极构建中国理论。通过制度安排,使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到适合的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挂职结束后写出有内容、有质量的研究报告,再向相关组织和单位报告;同时,建立有效制度,支持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学术共同体”。
四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专家学者尤其是知名专家学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激励其为构建中国理论作出贡献。
五要能力建设到位,使专家学者有能力去构建中国理论。专家学者要深入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炼概括出既能解决中国问题、又能为解决人类问题或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的中国理论。
让原创节目植根本土文化土壤
张颐武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博大精深。在文化表达上,形式需要与时俱进,内容需要喜闻乐见,意义需要尊崇主流。作为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艺术表达,电视艺术近年来在多种传播方式的竞争中,爆款频出。譬如近期的《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声临其境》等原创电视节目,都是属于植根于本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佼佼者。
以《声临其境》为例,这档节目赢得观众和媒体的好评,绝非偶然。《声临其境》超越了传统综艺节目的模仿秀或真人秀的老框架,巧用配音的方式,让演员在一个类似竞技的场合,把他们的功力和水准展现出来。演员们通过配音所展现的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神似”的台词功力,让人们看到演员这个职业同样需要艰苦的训练和长时间的积累。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会受到感染,从而起到励志的作用。
《声临其境》这样的节目,是用声音营造积极、阳光和健康意境的成功典型,代表了当下中国电视艺术领域创作、创新的新形式和新境界。基于此,这些新尝试也为中国新时代的综艺节目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精神食粮
吕卉代表(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广播剧创作室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既注重内容生产,也注重经营推广,在内容、渠道、平台几个方面做组织者和领跑者。这些年来,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基层文化建设中,着力抒写中国梦。
二是必须融合新媒体,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新时代的百姓故事,既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文化述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便民。有人说,文化只花钱不赚钱。事实上,文化既有成风化人的社会功能,也有创造财富的经济功能。
新时代里,我们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