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
——代表委员和各界人士谈坚持“三个一以贯之”
光明日报记者 王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一份值得骄傲的答卷。
说起答卷,时间闪回到69年前——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的话意味深长。
“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回归世界舞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赶考者的姿态始终如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以“三个一以贯之”为中国共产党人写好新时代答卷提供了根本遵循。
谱写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春节过后,龙福高决定留在十八洞村。
龙福高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过去几年,苦于在家乡找不到发展机会,他另辟蹊径,去乌克兰做起了窗帘布批发生意,如今小有积蓄。今年回乡过年,龙福高有感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番斟酌后,决定留下来投资农副产品,并打算向村里养蜂专业户龙先兰取经,把甜蜜的事业做大。
“返乡创业,不仅是因为看准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可复制的经验越来越多,更从乡亲们精气神儿的变化上感受到,这里的穷根已被彻底拔掉。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了,等靠要的思想一去不复返。”龙福高说。
十八洞村,这座位于武陵山区的苗寨,是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精准扶贫”之地;而这里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个缩影。
“中国减少贫困人口取得的成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评价。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
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代表眼中,中国的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在中国,扶贫工作是关乎一个政党道路与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作出的精准扶贫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彰显”。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锚定前行的方向。
“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燎原星火、延河水的急流奔涌、天安门的华灯闪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仲飞委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在对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中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是我们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面向未来,新时代汇聚改革发展磅礴力量。
“在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委员说。
展现伟大工程的新作为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强大的领导力。”玻利维亚《变革报》主编阿亚拉认为,中国发展之谜的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历史铁律和最高政治原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重申,并写入党章。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始终坚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葆有坚强战斗力、巨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积累的重要经验,是共和国辉煌发展历史的关键所在,这次修改宪法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的内容,既是对历史的归纳,也是对未来的担当。
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指出,“一以贯之推进伟大工程,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并对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抓好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落到实处。要把抓落实作为一把手工程,领导干部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委员表示,只有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全面从严治党才能落在实处。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十九大闭幕后,阿根廷执政党共和国方案党全国执委会委员格拉迪斯·冈萨雷斯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后告诉新华社记者:“我深刻体会到中共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中共的这些举措,赢得了人民的掌声。”
开启伟大斗争的新征程
“政党的力量来自其夺取政权的斗争。一旦大权在握,那还有什么动机驱使它去保持高水平的动员和组织呢?”1968年,冷战正酣,美国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在其代表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发问。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代表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党必须居安思危,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进程困难,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挑战不容小觑。既面临少数西方国家对我发展的疑虑甚至遏制,又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风险压力。只有一以贯之地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赢得更大胜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越大。
“积极应对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挑战,努力破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韩庆祥指出,“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一步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科学破解难题,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推进。”
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喜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更加清醒的头脑面对风浪考验,以更加高强的本领克服各种危险,在问题中自我反思,在反思中自我警醒,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光明日报北京3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