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足迹·光明书屋】
作者:盖立涛(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
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墨子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认为“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墨子的话,传递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应携手努力,相爱互利,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来推进网络空间的开放合作,共享共治。
《墨子》,中华书局出版。资料图片
《墨子》是战国诸子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一书中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墨子》一书还涉及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和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得以保存下来。《墨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学的核心观念是兼爱。清人张惠言谓:“墨之本在兼爱。”梁启超先生认为:“墨子所标纲领,虽有一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在金文中,“兼”的字形像手持两株稻禾。许慎《说文解字》释“兼”为:“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兼字原义是收割时,手握两株庄稼,以达到一刀数株的收割效率。手握一株为“秉”,手握两株为“兼”。
墨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无序。墨子认为社会混乱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在寻找治乱的根源时,墨子认为不相爱是乱的根源。因为不相爱,导致子自爱不爱父、弟自爱不爱兄、臣自爱不爱君。自爱则自利,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导致了社会混乱。自爱其家而不爱他人之家,于是出现了篡夺之事;自爱其国而不爱他人之国,于是出现了攻战之事。在墨子看来,正是因为自爱其身、自爱其家、自爱其国,导致出现了损他人以利己之事。墨子把自爱自利作为社会冲突的根源,看到自爱会出现损人利己的事情,因此,墨子主张兼爱。
兼爱是墨子的理想,墨子想通过兼爱来建立良善的社会秩序。兼爱也反映了平民阶层的价值诉求和平等诉求,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更为和谐,就要坚持平等之爱和普遍之爱。在礼崩乐坏,秩序解体之时,墨子以兼爱为契机,来重建社会秩序。
“兼爱”不同于“兼相爱”,“兼相爱”突出了爱的相互性,爱的对象不是所有的人,而是君臣父子等具体的人;“兼爱”则要爱所有的人。“兼相爱”是“兼爱”的具体落实。“兼相爱”是现实的,是体现在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爱;“兼爱”是超越的,是普遍之爱。
爱人就要利人,通过利人来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墨家强调互爱互利原则,人们在交往中,爱人利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爱,爱人利人也能让我们这个社会建立良善的秩序。兼爱理想需要通过互惠互利原则来实现,兼爱落实到社会关系中,就要以“交相利”作为物质保证。墨家正是通过强调“兼相爱、交相利”,形成“爱利一体”的观念,强调互爱互利原则,在社会中形成对等互利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富人与穷人之间、贵者与贫贱者之间、有道者与无知者之间都能够相爱相利。
墨子是一个实践型哲学家,强调知行合一,有爱人之心就要行利人之事,有爱民之心就要有利民之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所处的时代,人民的负担比较重,赋税劳役让百姓苦不堪言,墨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表达了人民之所忧,目的还是希望君主能体察民之艰难,以民之忧为己忧,能够真正爱民利民。
到了今天,墨家的兼爱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墨家的兼爱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忽视了墨家思想,从墨家思想中汲取力量,我们的社会将更仁爱、更文明、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