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韩非子》:抱法处势 富国强兵

2018-01-03 03: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总书记的足迹·光明书屋】

  作者:杨阳(单位:北京市海淀教育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写作和会议讲话中多次引用《韩非子》中的经典名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引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要求改进和加强立法工作。在《从政杂谈》《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等文章中,他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强调干部遴选的方式和方法。这些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古语,都源自战国末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韩非。

《韩非子》:抱法处势 富国强兵

《韩非子》,中华书局出版。资料图片

  韩非是韩国国君之子,师从儒学大家荀子。但是,他并未单纯承袭儒家思想,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兼采道、名、法、墨诸家理论。基于对韩国现实政治的深切关心与深入观察,韩非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成果,把黄老之术作为自己学说的理论基础,完善适合现实政治需要的综合理论系统,构建了以任法、用术、重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被后人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的思想集中于《韩非子》一书。该书有20卷55篇,计约11万字。书中用大量高度浓缩的名言警句,通过阐释韩非的人性论、哲学基础、政治思想以及社会历史观,从不同角度说明其对政治关系以及法、术、势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的认识。该书的逻辑核心是如何使国家免于覆亡的命运,理论归结点是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从而富国强兵、拯救时世。

  由上述目的出发,在韩非看来,治国首先要“明法制”,即健全律法,有法可依,以法治国,之后要“法不阿贵”,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法制教育,避免朝令夕改。其次,治国要注重用人,即用术,因为“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用术,就要完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赏罚制度,使“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最后,治国要因势利导,不仅在用人时,“使有势也”,而且要“善持势”,及时遏制邪恶的苗头,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总之,法、术、势三者紧密联系,均为国家稳定服务,“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此外,受当时社会风气以及纵横家的影响,《韩非子》中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用叙事为主的说理方式,通过加工历史故事、寓言佚闻,附加上写作目的,在向朝廷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时,表达作者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书中,这些叙事材料即为“说”。韩非收集整理了丰富的材料,设计了“经”“传”的形式,以“经”扼要论述思想观点,以相对应的“说”从不同角度加以阐明,进而将故事运用到说理过程,或由故事来推论观点。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不仅直观地展示了韩非的逻辑思辨能力,而且从侧面呈现了其政治思想的基本面貌。

  《韩非子》一书在韩非生前就流传于世。韩非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现实进行了深刻清醒的剖析。他的批判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的理想追求之上,能够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韩非的理论虽然没有被韩国国君采用,但却受到秦国国君的高度重视。

  秦王以韩非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方针和思想理论基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由此吞二周,亡诸侯,履至尊,治天下。可以说,中国历史由战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与《韩非子》提供的政治理论和方法有直接关系。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均宣称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奉行的策略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理论,从而构成中国政治史上外儒内法的基本政治格局。

  韩非的思想影响贯穿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进程。时至今日,很多社会政治现象还能从《韩非子》中找到解析的思路。后人在推行廉政制度建设、实施法制教育等方面,依然能从《韩非子》中得到有益借鉴。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3日 02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