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成志
早晨6点半,轻雾笼罩着的福建省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从睡梦中苏醒。伴随着一阵清脆动听的铃声,42岁的村民王文珍驾驶着电动保洁车,开始到村民家门口收集分类好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运到镇垃圾中转站,然后再转运到垃圾发电厂。王文珍和村里的其他9名保洁员一起,每天早上和下午两次收集垃圾。村里的垃圾“不落地”,村容村貌变得更美更干净,珪后村也被评为全国环境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让福建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八闽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创新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日前,福州设立福建首个绿色生态基金,绿色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今后,基金将主要投向我市的绿色产业和绿色转型升级企业,包括绿色农业、绿色林业、工业节能减排环保项目等。基金投资期可长达8年,将打造成集价值发现、投资、融资、退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投融资平台。”该基金主管负责人说。
党的十九大之后,福建推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举措:改革监管体制,组建全国首个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让官员对生态建设负责,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据福建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部署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已有34项形成改革成果,一批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考核指挥棒“绿”了起来。福建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突出绿色发展指标;优化考核办法,取消包括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内的34个县GDP考核指标。
管控制度“严”了起来。目前,福建正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市、县、镇、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同时完善生态司法保护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生态司法机构全覆盖;公安、环保、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开展的环保行政执法,与法院、检察院的刑事司法实现无缝衔接。
市场机制“活”了起来。福建推行第三方污染治理、城乡环保基础设施一体化投资运营等模式,试点探索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千亿元;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在全省所有工业排污企业推行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累计成交额突破6亿元。
解决突出问题,打造金字招牌
由浊到清,一条桃溪见证了永春县的治水历程。永春县委书记蔡萌芽说,为了治理好这条事关民生的河流,当地投入30亿元对桃溪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首先是在水源地封山育林,有效涵养水源;其次是对生活污水、养殖污染进行全面治理,有效保障水质;同时把永春的文化历史风貌融入河流、湿地。
福建把环境治理中人民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福建制定实施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推进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治理,定期公布排名“赛水质”。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省长担任总河长,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740条河流都配置了河长和专管员。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福建实施比国家更严格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工业废气、城市面源污染、移动源污染等重点领域,集中进行整治,提前一年半完成国家要求的火电、水泥、钢铁、平板玻璃行业脱硫脱硝。
如今,福建生态环境实现了三个“保持”:水、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全优,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第一,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强度保持在低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水平,让“清新福建”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
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
福建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茶乡。当地茶农们长期采用以木柴、煤为燃料的加工设备制茶,如何兼顾制茶和环保,一度成为困扰武夷山的难题。“当前,我们正大力实施‘以电代燃’的举措,促进‘以电制茶’,从而惠及广大茶农,保护生态环境。”福建南平供电公司总经理林国新这样告诉记者。
“以前烧柴和煤的时候,温度、火候都难以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香气淡。”龙头茶企武夷星茶业的制茶师傅黄智超说,“如今采用电气化设备加工的茶叶,与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叶相比,少了烟熏味儿和灰尘,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设备自动控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福建努力建立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对服装、食品、制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福建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加大环保技改力度,不断降低土地、能源、水消耗强度。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在新时代的八闽大地同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