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嘉宾观点:以五大发展理念顺应全球化趋势

2017-12-05 05: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嘉宾观点】

  光明日报记者 王佳 刘华东 张胜整理

  以五大发展理念顺应全球化趋势

  巴基斯坦国会议员希兹拉·曼萨布:中国共产党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深化国际合作。在这一倡议的推动下,我们两国的关系继续深化,巴基斯坦在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方面也实现了长足发展,收获了许多发展机会。习主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全球化、多样化的世界来说十分重要。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深化合作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走为人民服务的发展道路

  吉尔吉斯斯坦共同党议会国际事务和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沙季耶夫: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十分重大的事件,会上确定了中国中长期的发展计划,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这些计划能够有效、顺利地实施。作为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好邻居,我们愿意和中国一道,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在发展方面,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乐于交流和分享。我相信通过各政党的对话和探讨,我们能够一同学习和分享,也会从这些倡导自由、尊重多样化的国家中收获许多启发。每个国家都应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希望我们都能为自己的人民服务,以负责任的态度制定内政、外交政策,走上光明的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平台

  白俄罗斯共产党国际部长克拉西尔尼科夫: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白俄罗斯也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无论各国国情如何,我们所有政党都承担着建立公平社会、增进各国合作的使命,这使得政党之间的交流对话至关重要。

  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

  毛里求斯社会主义战斗运动总书记博达:我们和中国共产党有着深远的关系,也十分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理念和主张。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对话,各个国家的政党、领导人、决策者能够聚在一起,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回到祖国后,这些会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共同的挑战面前,各个政党更应团结一致,共同推进我们的事业,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期待通过有效的对话机制,我们能够共享经验,创造好的就业和投资机会,实现减贫,共享繁荣发展的成果。

  实现为国家带来富强和发展的目标

  阿根廷正义党副主席莱奥纳多·奈尔蒂尼: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勾画出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愿景,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全世界而言,都是振奋人心的。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为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这让我们非常钦佩。我们阿根廷正义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宗旨和理念,都有着为人民带来幸福、为国家带来富强和发展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要通过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政治上的主权独立来实现,相信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探讨国家的建设后,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添砖加瓦

  南苏丹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政治事务顾问曼加尔·戈尔丹·埃莫迪:我们和中国有着深厚的情谊,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加强各领域的合作。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这符合我国、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非常荣幸参与其中,愿意为这一事业添砖加瓦。在国内发展方面,我们认为政治家参与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从独立以来,我们的学校、机场、道路建设不断推进,但在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还面临挑战。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比如在出口、投资、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步,我们将从中学习,并致力于与中国建立长久的友谊。

  创造美好世界是政界的使命

  哥斯达黎加公民行动党总书记罗纳尔德·弗洛雷斯:尽管各国在文化、价值观、政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我们都致力于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在这一共同目标面前,差异变得微不足道,这些差异不能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不能阻止各国和各国人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创造美好世界作出贡献。作为政界人士,我们肩负着通过开放的国内国际对话实现美好追求的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中国致力于保护环境、保卫世界和平,这体现出政界为推进构建美好世界目标所做的努力。当前,世界上许多地区还饱受战争、自然灾害、饥饿之苦,阻止这些不幸是所有人的义务。我们呼吁在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构建美好世界: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物种;推动裁军、消除核武器,推动世界和平。通过这些方面的不懈努力,相信我们能为共同生活的星球作出贡献,为自己、为子孙后代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05日 06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