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要有新思路
——访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季文豪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大论断,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课题。”谈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的深化落实,需要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九大报告,也需要宣讲团对有关观点、思想等进行宣讲和作重点解读。但作为学校党委书记,眼下思考更多的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课问题。”徐东升一边翻阅着办公桌上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通知安排,一边谈起了对学校思政课的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一时代主题,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徐东升说。
据了解,今年秋季学期,鲁东大学党委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和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十项重点行动计划。为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该校开展了“讲好鲁大故事”师生身边事走进思政课系列活动,在学校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
“下一步,我们将在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计划进行修改完善,特别是要抓住思政课这个主渠道,研究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和鲁东大学实际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徐东升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徐东升说,“当前高校思政课要始终围绕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敢于担当,全面发力,着力做好思政育人这篇大文章。”
关于如何做好这篇文章,徐东升首先阐述了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尽管高校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但思政育人是前提、基础,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因此,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更要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徐东升告诉记者,为实现这一使命,鲁东大学成立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通过宣讲,一是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二是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明白新时代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