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领航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2017-11-10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以全球视野诠释世界发展 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办学治校中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办学治校实践中。

【领航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一角

  开“三课” 增“自信”

  建外语院校特色课程思政新格局

  刚刚过去的10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梅德明教授在上外面向全校先后开设了《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育人观的外语课程建设》和《多语能力与全球胜任力: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语学习》两场讲座。他在讲座中提出,只有在外语课程中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实现双属性的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理解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提升与发展,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如何把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是否只用中文来教?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德语系为例,自从2015年9月开设了德语经典文献阅读,德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方与东方》等中外文献就常常成为同学们课堂内外讨论的热点。“老师带我们读德国翻译家、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像是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自己,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外国人看来是新奇的。”上外德语系大四学生施碧霄谈起上学期的德语经典文献阅读课程,仍然深有感触。“我发现越了解自己的文化,就越认同自己的文化,只有把自己的文化根基学实了,把自己的文化信心立稳了,再谈中西文化交流,才不会为表面的差异困惑。”

【领航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雕塑:梦想·信念·爱

  2014年在上外推出全英语授课的《中外时文选读》,由学校外语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联袂开讲,通过新颖的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探索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有效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根据学校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特征,上外围绕由“多语种”课程思政、《世界中国》综合素养课/系列讲座、双语特色思政课形成的“三课”,着力构建外语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上外将2017年确定为学校“思政创新年”和“教学质量提升年”,下一阶段,将在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西语、阿拉伯语等13个语种的25门专业课程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工作试点,形成“多语种课程思政群”,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施歆予是上外卓越学院的大二学生,就读于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她同时学习西班牙语与英语。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她多次出国进行访学和交流。“我很喜欢在上外卓越学院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我对多种语言、多元文化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而且通过不同的课程和实践,我得以发现自我,并探索未来发展不同的可能性。”她兴奋地说。

  卓越学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地。学院开设多语种高级翻译实验班、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等,采用荣誉培养制度,实施荣誉学籍、荣誉课程和荣誉证书三个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英语强化制度、国际培养制度和创业实践制度开展全过程强化培养,辅以学业导师制度和旋转流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自2016年开设以来,两年共招收了5个班级,108名学生。

【领航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上外在全国首创复合型专业教学模式,并实行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开设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实验班、多语种金融人才培养实验班、多语种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多个“多语种+”人才培养专属平台。自2016级学生起,上外开始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按照目前的课程计划,施歆予说,自己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大学课程,获取学士学位。

  课堂之外,学校实施多种举措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上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出21个语种的外文门户网站群,着力打造“办网”“育人”和文化传播融为一体的多语种特色平台。由师生撰写的大量多语种文章,不仅具有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质,而且符合语言目标对象国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学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英国上线,170个国家、1.5万多名学员在此平台上进行交流,中外师生在此互学共进,在实践中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了师生的全球话语能力。

  拓语种 建智库

  用全球视野助力中国智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紧迫。作为语言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决定着我国未来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关键人才储备。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近日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增设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等4个专业,均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专业。

【领航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学生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活动。

  上外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更高评级,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仅有的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大力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重点增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语言专业。科研方面,上外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了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一带一路”金融研究中心等机构。

  依托国家汉办、外交部、教育部等多个研究平台,学校积极推进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发挥智库“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功能。通过主办全球治理国际会议、二十国集团学术研讨会、欧洲难民问题研讨会等活动,学校集聚了全球高层次学术资源,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形象,把多语种优势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倡导学者立足全球视野观察世界发展、以世界语言阐释中国理念,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观点、中国方案,积极践行文化自信。

  本版图片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提供

  【书记校长谈】

  办好新时代的外语高等教育

  作者: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李岩松(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外语类高校而言,我们要围绕新时代的外语人才观,牢记高校的使命和责任,紧紧抓住“为何”和“何为”两个关键问题,切实回答新时代的外语高等教育是什么?新时代的外语高等教育如何办?

  立足特色,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作为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特色的学校,我们强调要通过“双一流”建设真正把学科特色转化成为办学优势,聚焦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构建,把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作为新时代的办学定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国别区域研究”并非简单学科概念上的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的一个研究领域的含义,而是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调其作为方法论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由于文明多样性的存在,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亟须全球知识的供给,新时代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大有可为、必须有为。

  实现内涵式发展,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总结近70年办学经验,面对中国外语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现状,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应对互联网+时代语言教学和知识获取方式转型的挑战,上外将“多语种+”作为新时代的办学战略。我们提出了新时代的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人才观: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着力探索专业特色型、多语复合型、战略拔尖型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原来的单一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提供个性化、自主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外语院校特色思政体系。

  勇担中国高等教育“国家队”的责任与使命,建设特色新型智库。上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一方面我们必须勇担国家责任和民族使命;另一方面,我们立足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一区位优势,服务社会进步。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东所)、国家语委科研基地和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交部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等17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英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中宣部直报中心(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G20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及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整合校内研究资源,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挥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四大功能,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上外积极参与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在教育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落户上外。

  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提高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在全球外语高等教育中的话语能力。“双一流”建设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新目标,注入了新活力。我们强调以“对标”和“特色”加快上外一流建设。“对标”是指我们必须从全球外语高等教育的办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找准上外所在的方位。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瞄准办学定位,以国别区域研究为方法,以全球知识构建为目标,凝练办学特色。“特色”一是指我们强调服务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中国外语高等教育的积极作为站稳前沿、引领全球外语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是指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高校党建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特色性,把党建与师生发展有机结合、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权力为学校发展运行,资源为师生需求配置,探索我们独特的办学路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教师说】

  培养新时代卓越国际化人才

  作者: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十九大充分肯定了我国五年来取得的成就,又正视所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再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伟大目标,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世界大国的执政党的未来发展定调定向,指明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关键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深感鼓舞和责任。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与专业研究是本职工作的核心。如何自信地面对本民族悠久传统文化和优秀当代文化,开放地包容世界格局下的人类多元文化,并使两者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教学与研究中,则是人文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灵魂。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与制度自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的阐释,对我们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更与外国语大学的使命直接相关。

  今天的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和人类文化正发生深刻而重大变化,崛起的中华民族的大国地位和大国责任越来越突出。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时刻,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把握好这个历史机遇,发挥好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大量国际化的卓越人才。

  就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世界性和历史性的眼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情怀,扎实的区域国别全球知识,是新时代国际化卓越人才的目标素养。十九大会议精神和报告内涵,既是我们从事人文教育工作的指针,更是新时代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直接思想资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议】

  中国梦引领青春梦 多语种讲述祖国情

  作者:李明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5级国际政治专业)

  作为上外青年,要牢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牢记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青年学生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青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也是接班人。继往开来,继承发展,青年一代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把个人奋斗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将自己的人生命运与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相融合,与祖国澎湃的复兴大潮相融合,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抵达丰盈的人生境界。

  对于青年人而言,学习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才是理论的最终归宿。面向世界,讲述中国,作为上外人,我们仅掌握语言知识是不够的,更要了解相关语言国家的风土文化,由内而外地成为一名“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作为上外学子,要将十九大深刻的精神内涵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语言优势,扎根中国大地,提升全球视野,将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连接起来,做一个知国情、熟民情、通语言、有视野的杰出青年。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0日 08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