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声】
我非常赞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文化都是其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文化成为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凝聚力。
这些年来,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建设方方面面,以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用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华西村先后选派多批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锻炼。年轻人到贵州的穿洞村和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到西藏的干部教育基地体验、摔打,目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珍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华西村共同富裕的信仰。
过去五年,我们建起文体活动中心、健康体检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通过送知识、送健康让村民“精神比物质更丰富,脑袋比口袋更富有”。今年9月,我们还成立了村级文联组织,并成立华西文学院。村文联下设文学协会、书画协会、戏剧曲艺协会等5个专业文艺协会。目前共有160名会员,全部都是村企各个岗位的文艺骨干及文艺爱好者。这一大批文化人才能够把华西的村庄、人物、土地和新时代的新人新事,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出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让老百姓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把华西建成一个“农村都市”,使其具备八条标准:发展更高质量、管理更具规范、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更促繁荣、人才更大舞台、社会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群更讲正气。“农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质,又不失农村特色,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城市里的公共设施。
当然,老百姓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先要共建,才能共享。在我看来,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新农村建设框定在一个模式内不会成功,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百花齐放。我们的目标就是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华西打造成百年企业、百年村庄。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