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西井冈山:把党建与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

2017-09-24 02: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先进典型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马荣瑞

  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井冈山贫困人口由2014年年初的4638户16934人减少到539户1417人,贫困发生率由13.8%降至1.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600元增长到4500元以上。贫困村由2015年的35个减少到6个,退出率达83%。

  “在井冈山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中,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说。

  近年来,井冈山市树立“党建+”理念,以“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为统领,始终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全面推进“党建+脱贫攻坚”,把党建与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在同心谋划、同向部署、同步考核中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为井冈山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井冈山上,党旗高扬。

  本着兑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承诺,井冈山市开展了“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建立了“第一书记联系村干部、驻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村民”的工作机制,选派了112名科级干部到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109名科级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兼主任助理”;从致富能手、“田秀才”“土专家”中选优配强班子,把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移民安置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中,采取“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支部+移民安置点”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把政策、温暖和服务送到百姓手中。

  陈学林是井冈山市科协副主席,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职务:茅坪乡神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神山村上任后,陈学林和其他村干部一道,采取走下去问、请进来听、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有的放矢地为村里送来了土坯房改造政策、产业扶贫中的低息贴息贷款政策、旅游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兜底政策等。

  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了井冈山党员干部的“练兵场”。“百姓档案”“点亮微心愿”……一项项服务群众的举措,在井冈山党建扶贫工作中创新开展。干部大走访、问题大排查、百姓大调研、档案大登记,井冈山的党员干部们立足听民意、访民情、集民智、解民忧,以“走一户建一档”方式建立百姓档案5万余件。一本本的百姓档案中,不仅登记了村民的基本家庭信息,还详细记录着村民在就医就学、农业生产、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民生诉求,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知民度”。全市300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的25个扶贫团和12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与贫困户无缝对接,形成市、乡、村、户四级联动的脱贫攻坚大格局。“无论是拆除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还是消灭撂荒地、扶贫产业发展,我们的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第一线。”井冈山市黄坳乡党委书记李晓锋说。

  一手引人才,让班子强起来;一手理思路,让党组织“动”起来。脱贫攻坚征程中,井冈山市还着力把乡土人才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乡土人才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的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深入挖掘优秀农村党员服务基层、发挥作用、创先争优的潜能,让群众身边人带动群众齐心攻坚脱贫。厦坪镇厦坪村竹荪种植大户张光华选配为村支书后,把全村贫困户都召集起来,以“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菌类种植,为贫困户开启了一列人人受益的脱贫“快车”。

  党建责任与脱贫目标相融合,党建考核与落实脱贫项目相融合,党建统筹与筹措脱贫资金相融合……一系列有效机制的建立与实行,更让井冈山市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率先脱贫‘摘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让井冈山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刘洪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4日 03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