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航天服务国防 与国家同向而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聚力“迎百年创一流”
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光明日报通讯员 商艳凯
人们常说,透过一所大学的校训,可以从中看出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和气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在朴实无华的表达中告诉人们,这是一所有着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体哈工大人着力在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方位中找准自身发展目标,深入挖掘校训的育人作用和价值,总结提炼出“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凝聚起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办学之路的思想共识,增强了历史传统自信、优势特色自信和文化精神自信。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的力量在这里汇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从20世纪50年代起,“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逐渐成为哈工大鲜明而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宗旨。从火箭设计到神舟飞天,从深空探测到星地激光通信,从卫星应用到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六战六捷,哈工大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
哈工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二号”一飞冲天。冯健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工大马晶和谭立英团队用20余年的坚守与执着,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快速捕获、稳定跟踪和高质量通信,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于达仁、贾德昌团队研制的“磁聚焦霍尔推力器HEP-100MF”,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磁聚焦霍尔推力器的空间应用。空间机械手与“天宫二号”航天员成功进行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黄志伟教授带领团队3年破解3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科学难题;铜钢电子束焊接技术、整体结构五通件、光电目标成像系统、“遨龙一号”飞行器及碎片模拟器分离解锁装置、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专用飞行测试传感器等技术成果助力“长征七号”成功首飞;助推级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气动设计、发动机气瓶热防护、金属橡胶阻尼环、“长五”整体涂装与logo方案助力“长征五号”首飞……哈工大人持续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中贡献哈工大力量。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在这里“长成”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哈工大多年来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持“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航天员在哈工大承建的模拟失重训练水槽中训练。王若维摄
从2008年起,学校设置了校、院、支部三级榜样库,每年精选300多名师生进入榜样库,并从中按需遴选组合出各类先进事迹报告团,每年推出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
藏族女孩曲拥措姆便是经由榜样库选树出来的典型代表,由她牵头组建的曲拥措姆工作室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学习帮扶、思想引领的工作受到上级肯定和推广。
哈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园。兰锐摄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正是出自哈工大学生之手。2017年4月18日23时11分,由该团队研制的“紫丁香一号”卫星,与参与国际QB50工程的其他27颗立方体卫星一起,装载在“天鹅座”货运飞船“约翰·格伦号”中发射进入太空。40多位来自多个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混搭梦之队”两次将梦想做上了天。
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产业成果在这里扎根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考察时表示,希望黑龙江在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增强信心、选准方向,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作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向前推进。
哈工大校训石。
一年多来,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积极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龙江大地“扎根”,支持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哈工大激光通信有限公司、哈工大雷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高新技术企业,哈工大机器人集团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依托哈工大科技和人才资源组建的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孵企业达96家,其中2016年新成立企业22家,在孵的13家企业融资12.4亿元。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92个双创示范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榜上有名。这是继学校先后获评和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后获得的又一项荣誉。
2020年,哈工大将迎来百年校庆。与国家同向而行,全体哈工大人一定将交上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数读哈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