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擦亮红土高原的“珍珠链”——云南九湖保护治理透视

2017-08-22 03: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绿色发展绿色生活·难点求解

擦亮红土高原的“珍珠链”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透视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任维东

  今年5月,为进一步降低云南阳宗海湖泊水体中的砷浓度,云南大学、昆明市科技局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了“阳宗海污染治理项目”签字仪式。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陈景率领团队再次进行砷污染治理。

  时光回溯到2008年6月,阳宗海受岸边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向地下违规排污的影响,发生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水体砷污染事故。陈景院士带领团队研究成功了铁盐沉淀吸附法原位处理阳宗海砷污染的技术,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全湖水质由治理前的劣Ⅴ类恢复至Ⅲ类。

  阳宗海属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这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是世界级的难题,而砷污染的成功治理,为饱受污染之苦的九大高原湖泊带来了曙光。

  水质好转

  中国地图西南部红土高原上,九个湖泊如同九粒珍珠镶嵌在滇中和滇西北,形成两串熠熠生辉的“珍珠链”。这九粒“珍珠”就是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洱海、泸沽湖、程海、异龙湖,合称九大高原湖泊(简称九湖)。九湖各自面积都在30平方公里以上,分属金沙江、珠江、澜沧江水系,发挥着提供调蓄水资源、防洪涝和农业灌溉、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无论是生态还是经济,九湖对云南而言都举足轻重。

擦亮红土高原的“珍珠链”——云南九湖保护治理透视

洱海东北岸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目前九湖水质整体上有明显改观。只是有的湖泊变化明显,有的则不明显。”长期研究高原湖泊污染与恢复的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段昌群教授说。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九湖治理办公室通报的今年5月九湖最新水质情况表明:目前抚仙湖和泸沽湖总体水质保持Ⅰ类;洱海为Ⅱ类、阳宗海为Ⅲ类;程海水质为Ⅳ类(pH值、氟离子除外);滇池草海、外海,杞麓湖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星云湖、异龙湖水质虽为劣Ⅴ类,但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分类救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排入九大高原湖泊的污水量达2.5亿吨左右,占云南全省污水排放总量的35.1%,九湖水体污染加剧,水质急剧恶化,璀璨的“珍珠链”日渐黯淡。

  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湖泊处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云南省按照“一湖一策、分类施治”原则治理九湖。对水质优良的抚仙湖和泸沽湖,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实行源头严控、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和湖泊保护一票否决,确保了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

擦亮红土高原的“珍珠链”——云南九湖保护治理透视

泸沽湖 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对水质良好的洱海、程海、阳宗海,突出保护为主的原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等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洱海今年以来开启抢救模式,推进实施洱海抢救性保护“七大行动”。天然生长螺旋藻的程海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重点加快补水工程建设。

  对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重度污染湖泊,则通过全面控源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及建设、污染底泥清淤等强化综合治污措施,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明显改善。其中滇池水质改善最为明显。

  治理之难

  记者近日途经星云湖和相邻的抚仙湖,只见湖岸沿线农田密布交错,村庄临湖而建。星云湖一带岸边垃圾随处可见,白茫茫的蔬菜大棚紧挨湖边,暗绿色的湖水与抚仙湖清澈湛蓝的湖水形成鲜明对比。

擦亮红土高原的“珍珠链”——云南九湖保护治理透视

滇池东南部岸边的仿古码头。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九湖治理日益艰难,其实各湖均有苦衷。例如星云湖流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553人,人多地少成难解之困。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就有2.8万人需要搬迁,只因缺乏资金而无力实施。杞麓湖所在的通海县是云南最大的蔬菜种植县,蔬菜播种面积近21万亩,每年产生废弃菜叶约38万吨,但当地农民对收益较高的蔬菜种植依赖程度高,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现在九湖治理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从救命阶段向治病阶段转移,但病去如抽丝,治病阶段更为艰难!”段昌群说。

  段昌群认为,当前九湖治理之难,还体现在治理涉及环湖地区千家万户的利益,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体现在与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相关;体现在九湖都在城镇密集之地,湖泊的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体现在治理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超出了云南省自身财政的承受能力。

  治理之痛

  九湖治理的难点不仅在于诸多客观困难,也在于人为因素的阻碍。

  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去年对云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指出了云南九湖治理存在的问题:规划治理项目总体进展缓慢,洱海流域、滇池流域、牛栏江流域分别还有56%、64%和84%的村庄应建而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超过4亿元的昆明市主城区污泥处置项目,因选址原因不能如期建成发挥作用;异龙湖周边还有5591亩耕地尚未完成退耕还湖工作。违规开发现象突出,存在“边治理、边破坏”和“居民退、房产进”现象。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老鹰地旅游度假村项目和仙湖锦绣项目违规在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开发建设;阳宗海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使用高尔夫球场;滇池东南岸水边的“古滇王国水军府项目”具有商业功能等。

  云南省于今年4月制定出台了问题整改总体方案,责成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上述问题一一整改。

  针对以上现象,段昌群认为这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发展理念出了偏差,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主次不分,为了招商引资不惜在湖泊边开发旅游地产。有些开发规划和治理工程,由于缺乏科学论证,也同样给湖泊治理带来了很大隐患。

  “离湖建设、借湖发展、全域统筹、人湖和谐,这是九湖治理保护应该坚持的原则。”段昌群坚定地说。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2日 08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