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晴
14日,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正式上映。上映四天,总票房已超过5000万元,豆瓣评分更是给出了2017年华语院线电影的最高分9.1分。从没有一部国产电影如此赢得人心,靠着强大的“自来水”打破并创造了创作者当初的心理预期,赢得众多观影者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影片最后,密密麻麻的参与众筹者的名单,让人十分触动。
影片没有旁白,没有配乐,没有史料,没有所谓的拍摄技巧。没有偏见、苦难和沉重,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情仇爱恨,没有家国历史,有的只是真实的琐碎的日常生活。朴实克制的画面是如此的真实接地气,如此真切的直抵内心。因为,她们“活着”这件事本身就蕴含一种强大的力量。
影片中的老人,脸上布满皱纹,语言简单,笑声爽朗,你很难看到历史在她们身上留下的什么痕迹,那些曾经的苦难经历和泪水似乎都与她们无关,你终究会被她们的平静和淡然所打动。她们朴素而寻常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便足以打动你,是那么扎心。她们没有歇斯底里的仇恨,只有平静的生活,但就是让你泪流不止。
“慰安妇”是一个沉重的题材,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地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但纪录片《二十二》并没有刻意的煽情。这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发生在他人身上的苦难,我们或许会理解,或许会同情,但绝对不可能有同样的体会。世事百态,每一位老人的晚年都不同。她们有的儿孙绕膝,有的孤独静坐。也许正如创作者所说的那样,“慰安妇”这三个字其实是我们强加给她们的,走不出历史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从这个层面上说,《二十二》其实是在讲述生命的愈合,它在静静的用镜头讲述一个人怎么带着伤去走完自己的生命之路。
葬礼作为电影的开画也作为电影的结束,冬去春来,坟头从白雪覆盖到绿荫葱葱。导演郭柯说:“如果我们再不看她们一眼,她们就像被一场雪覆盖的山野,默默隐去。”这是一部跟时间赛跑的纪录片。2012年,中国大陆公开曾有“慰安妇”身份的老人有32位,到2014年,存22位。如今等到《二十二》上映的时候,当初的数字32变成了8……随着时间推移,“8”终将归“0”,但纪录片《二十二》就是为了警醒活在安宁现世中的后辈,在面对这道伤痛时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做到“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
韦绍兰老人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看。”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何其有幸?
残破的蝶翼,是她们经历风雨后的印记,致敬坚韧不屈、善良乐观的女性。(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