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8月,是青藏高原最美的时候。入夏以来,充沛的降雨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江河源头,水草丰美,牛羊欢唱。
在三江源核心区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当年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又回来了——在牧民当周扎西的记忆里,这样的美景已经有些年没出现过。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每年向下游供应水资源达600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也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守住守好这片净土,青海省全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尤其是近一年来,青海依托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为三江源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其中第二个就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一年来,青海省委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反复学、对照学、结合实际学,学习成效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和实践成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重大生态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重构三江源生态版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去年9月正式挂牌,范围涉及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4县的12个乡(镇)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开展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也是一种全新体制的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关键在于“体制”二字,需瞄准“痛点”,打通梗阻,突破藩篱,最终建立全新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
据介绍,青海省从现有编制中划转354个编制,将原来分散在林业、财政、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牧、扶贫8个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全部划归到新组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管委会。
“园区所涉4县均通过实现大部门制改革,将原有的20个政府机构精简为15个,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改变管理方式30项。”李晓南说,这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是我国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自从改革综合执法以后,克服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弊端,探索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不仅节约了资源,还提高了效率。”玛多县扎陵湖自然保护区派出所所长王迎新说。
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局长曲洋才让告诉记者,玛多县将原有的国土、环保、水利以及森林公安等部门一并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内,统一下设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从而改变了“九龙治水”,实现了黄河源园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的目标任务。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打破过去多头管理的生态保护局面,建立更科学、有效的全新生态保护体制。”李晓南说,过去一年,园区通过尝试精简、整合原有生态相关部门,建立“大部制”管理机构,开始统一行使生态保护职能。
一年来,在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分园区,分别组建保护力量,依照各分园区生态系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此同时,各分园区又进一步细化为大小不等的网格,“一格一策”实施精准生态治理、利用,过去“一刀切”式的生态保护模式正逐步改变。
打造绿色文明样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青海而言,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生态。青海从这个最大省情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为的就是量体裁衣,突出优势。
2016年,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包括封沙育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生态监测等项目。今年,力争再投资10亿元,主要完成包括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草原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沙漠化防治,以及人工增雨、生态监测、科研推广、科技培训等项目。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一年间,创新举措不断。今年3月,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三江源生态法庭,以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依法审理各类生态案件。今年8月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正式施行。另外,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逐步将我国航天相关技术应用于生态气候监测、公园日常巡护等领域。
“通过这些举措,青海正努力将三江源打造为我国绿色文明的‘样本’。”李晓南说,截至目前,公园各项生态体制改革工作已得到有效推进落实,将于今年年内完成主要试点改革任务,步入国家公园发展阶段,力争于2020年前后建成。
从“护”到“建”再到“治”,青海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实践。十年累计完成投资85.39亿元,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千湖之县”的玛多过去萎缩干涸的湖泊开始恢复,湖泊数量从2004年的1800多个,恢复至5000多个,三江源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560个西湖。三江源区各类草地的平均覆盖度增加了11.6%。素有“生态精灵”之称的藏羚羊由不足2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斑头雁数量从不到1000只增加到目前的3000多只。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彭登尖措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已经快一年了,每天骑马巡山,守护家乡的山山水水是他必做的工作。成为生态管护员后,彭登尖措每个月能领取1800元薪酬。
自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省已经有7421名生态管护员端上了“生态饭碗”,加上今年的草地、林地、湿地管护岗位2554人,这一人数已达到9975人,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青海省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实行乡镇村对山水林草湖的统一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牧民像彭登尖措一样放下牧鞭当上了生态管护员,在参与生态保护的同时分享着生态红利,一张覆盖三江源广袤大地的生态保护网正在织密织牢。
在试点中,青海省注重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青海省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稳定草原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园区牧民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变,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尝试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