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叶乐峰
“五月里来是端阳,劳动歌儿遍山响,七月里来早谷黄,金黄谷子扑鼻香,九月里来菊花香,丰年要当荒年过,幸福日子万年长……”
今年82岁的李树莲每次看到记者,都习惯地招手,“来喝杯茶”,聊着聊着,她总是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这首《劳动歌》,她唱得最多,“日子好了,心情舒坦”。
李树莲一辈子生活在河南新县西河村,该村是省级贫困村。别看她现在整天乐呵,要在以前,她也时常发愁。2004年,儿子张思忠和儿媳外出务工。2011年,儿媳回家陪伴婆婆,生活的重担就压在儿子一人身上。“老了不顶用,还添麻烦。”这是李树莲的心病。
李树莲(右)在给记者唱歌。张一谋摄 光明图片
如今心病终于治好了。2015年儿子回来,办起农家乐,媳妇的厨艺派上了大用场,一年收入不菲。一切的改变源于西河村的美丽嬗变。
“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西河村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它昔日的荒凉与贫瘠。很多人举家外迁,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儿童。2013年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2.97%。
一天晚上,张思忠请记者来他家吃农家菜,聊家常。“为还清家里盖房留下的欠债和供孩子上学,2004年我和媳妇去上海打工,一个月才800元收入。”张思忠说,“那时我们一天一个人吃饭才花4块钱。”回忆过往,他不停地摇头。
“2013年,县里启动大型公益规划设计活动,很多专家来到西河,他们一眼就相中了这里,说可以搞旅游。”张思忠说,2014年,西河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前,新县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经济,西河村自然风光优美,历史底蕴厚重,成为全县重点规划的村落之一。
其实,西河村发展旅游,开始时遇到很多阻力,最主要的就是老百姓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老百姓听说自己家的牛棚和旱厕要被拆除,坚决不同意,跟乡政府对着干,矛盾尖锐,工作无法推进。
那段时间,扶贫干部一遍遍地做老百姓工作,说道理,展前景。最终,扶贫干部用务实和真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经过两个月的努力,100多间牛棚、猪圈和旱厕全部拆除,老百姓没有要一分补偿款。
道路宽了,污水集中处理,电线管网铺到地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在政府引导支持下,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600余万元。乡村特色食堂、咖啡厅、青年旅馆等配套服务设施相继营业,合作社正全力打造精品民宿和特色农家餐饮。
古村落抖落出历史印记,土特产转变成魅力产品,老土屋弥漫出乡愁气氛,小石板路招引来八方游人……2014年以来,西河村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沉寂的西河又热闹起来。
随着旅游的红火,村子里的农家乐遍地开花。2015年,张思忠回村里开起农家乐。火爆的生意让他措手不及,“最多时一天招待了16桌客人,我们雇了6个人,还忙不过来。”张思忠开心地说。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西河村的脱贫步伐,目前该村已有362人脱贫,还有48人未脱贫,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脱贫任务。这对张思忠一家来说,不光是脱贫,还能致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农家乐10多万元收入,家里还有20亩油茶树,4亩板栗树,以前对我们来说这些是负担,现在流转给合作社集中经营,年底还能分红。”
此话不假。村民原来是守着“富矿”仍受穷,山上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短缺,只能任其荒芜。目前,西河村共有300多人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共流转山场、耕地4800余亩,完成800亩低产油茶园改造,建立200亩河北迁西优质板栗基地。
说话间,李树莲从外面进来,手捧一束金银花,递给记者。原来她趁我们吃饭间,独自一人上山采摘,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一份心意。“这花香得很,回去放到桌子上。”闻着清香四溢的金银花,记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