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追求“百花齐放的大利”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阿拉伯世界人文事业新发展
光明日报驻开罗记者 于杰飞
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习近平主席去年1月21日在阿盟总部发表讲话时谈到,“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将中阿两个古老文明交汇融通,绽放出新的时代异彩。
镜头一:文学
第四十八届开罗国际书展今年1月如期开幕,“中国书坊”光彩夺目。从儿童读物到近现代小说,从古代典籍到当代政经文集,“中国书坊”展销书籍达27000多册,每天客流量约2500人次,开馆当天接待读者近万人。
据了解,中国参展规模逐年扩大,反映出我优质文化产品已成为阿拉伯读者的刚性需求。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积极落实“丝路书香”设想,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目前,阿方已相继出版了《中国道路》《当前中国经济热点18个怎么看》《手机》《一句顶一万句》《安魂》等中国图书,《不可能的爱》《悬诗》《日月穿梭》《文学和文学批评》等阿拉伯文学著作业已翻译成中文出版。
去年11月,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阿拉伯翻译家与汉学家联谊会正式挂牌成立。目前,第一批共27名会员已加入该会,包括埃及青年翻译家、资深翻译家和部分汉学家。埃及著名汉学家穆赫辛·法尔加尼表示,中国文学给埃及带来了新鲜空气,他希望埃及家庭的书架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
镜头二:文艺
鸡年新春,埃及“欢乐春节”大庙会的现场锣鼓喧天,一万多名中埃游客共同迎接“鸡年”到来。北京和安徽的表演团体带来武术、变脸、杂技和民族舞蹈等精彩节目。书法、茶艺、脸谱、糖画和剪纸等中国传统工艺吸引来往游客驻足观看。庙会现场,许多埃及人学着用简单的中文表达节日祝福——埃及“欢乐春节”庙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以最“接地气”的形式增进中埃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埃人文交流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多样。2015年以来,中埃合作推出“中国剧场”栏目,每周六至周四在埃及国家电视台播出6集中国电视剧,本土译制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等播出后反响热烈,去年播出的《父母爱情》创下3.8%的收视率,收视人数达400万。
埃及年轻观众纳吉拉说,中国电视剧“落地”埃及是一件大好事,打破了土耳其剧和韩剧的垄断,给埃及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国电视剧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并且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镜头三:科教
今年3月,在开罗举办的“中埃议会合作及前景展望研讨会”座无虚席,来自政府、议会、智库和媒体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中埃议会合作献计献策。2014年以来,《今日中国》杂志社已陆续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推介研讨会、G20杭州峰会专题研讨会,并在8个阿拉伯国家成立读者俱乐部,为智库学者和普通民众提供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平台。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去年3月访问埃及时表示,建设“一带一路”要发挥青年在人文交流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在华阿拉伯留学生突破14000人,在阿拉伯国家的孔子学院增至11所,仅在埃及就有15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中阿友好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建设“一带一路”根基在于民心相通,人文交流须以人为本。中世纪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保存了人类文明的财富,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为阿拉伯人文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春风。
(光明日报开罗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