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如何改革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

2017-03-13 05: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闻发布厅】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我把今天的记者会看成一场‘考试’。各位既是出题的老师,也是阅卷、监考的老师,我就是答卷的学生,希望这场‘考试’是一场素质教育的考试,而不是应试教育的考试。”在3月12日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围绕“教育改革发展”,陈宝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教育,如何改革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

记者会开始前,陈宝生向记者挥手致意。光明网记者 孙佳涵摄 光明图片

  乡村教师: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不均衡长期存在。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而城乡二元分割造成了乡村教师难招难留。

  陈宝生介绍,乡村教师短缺,集中表现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

  陈宝生指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后,国家深入实施专门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岗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他表示,针对“留不住”,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第一,提高补助,让乡村教师在乡村从事教育劳动得到相应补偿。为此,中央财政投入了52.53亿元,有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乡村教师受益。第二,在全国建设40万套周转房,专门提供给乡村教师、特岗教师,让他们能安心工作。第三,我们向106万在乡村从教30年以上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想通过这样的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在乡村从教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有职业荣誉感。”

  陈宝生说,下一步,教育部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解决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编制问题,城乡统一编制标准。此外,还要从制度上解决乡村教师评职称等职业发展问题。

教育,如何改革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提问。光明网记者 孙佳涵摄 光明图片

  教育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教育扶贫工作将如何精准发力?

  “对于教育扶贫,我们着力实施‘两个转变’。”陈宝生语气坚定,“一是从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智。通过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从而割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由‘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

  陈宝生强调,要加大投入力度,从基础建设到学生资助都要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同时,要根据贫困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人口及需求,进行分类帮扶,精准扶贫。

  高校人才竞争:遏制恶性“挖人”

  针对光明日报记者关于“一些高校到处高薪挖人的恶性人才竞争现象”的提问,陈宝生表示,教育系统采取了很多措施,支持西部地区培养当地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支持西部地区从东部地区引进人才,支持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输出人才。“就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已发出通知,要求东部高校对人才引进作出规范,在薪酬条件等方面不能搞恶性竞争。各高校也要对人才聘用合同契约加强管理和规范,让引进人才遵守契约,按契约办事,在约定期内不要跳槽。”

  陈宝生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各高校形成联盟、制定公约,对薪酬等条件作出规范,遏制高校人才的恶性竞争。“教育部也会改变一些评价机制,使高校下功夫练内功,自己培养人才,从海内外吸引人才,而不要搞恶性竞争,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高校思政:“四个结合”为大学生“美容”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在于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期待。

  “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怎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为大学生成长助力,为他们‘美容’。我们去高校调研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到,原因在于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陈宝生指出。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陈宝生给出了答案:“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并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个理论是来自于实践,是能够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第二,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学生们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让他们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同时引导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修身养性。第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内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课堂外,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第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用好信息化手段和网络阵地,为学生们输送健康的营养。同时,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动载体,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

  解决校园欺凌:要树立法治思维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陈宝生指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相互带有欺凌,但不是犯罪。而校园暴力,则是犯罪,是违法行为。

  “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同时,要在校内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在校外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学校周围的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业要联合防范。此外,我们要加强教育,加强排查、督导,设置专门力量负责校园安全事宜。”陈宝生说。

  校园足球:人才成长新通道

  “校园足球为提高中国足球竞技水平开了一条人才成长的新通道。”陈宝生表示,校园足球开展之后,在普及水平、教学水平、师资培训、赛事开展等方面已取得了新进展。

  “具体来说,把校园足球搞好,一要做大分母抓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要做强分子抓竞赛,通过竞技、比赛,挑选人才。三是师资队伍抓培训。四是有序发展抓标准。校园足球要有序发展,不能一哄而起,要制定各种标准,像工作标准、竞赛标准等。五要保障条件抓短板,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为特色足球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一块绿茵场。六是开阔眼界抓交流,校园足球要‘走出去’,向强者请教,与他们比赛。七是加强管理抓协同。”陈宝生指出,“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各方面协同合作,加强管理,目标就是把中国足球搞上去。”

  (光明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3日 10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