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河南农业大学:探索甲醛防治新路径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河南农业大学:探索甲醛防治新路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18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丁艳 王胜昔

  “咱又获奖了!”一声欢呼瞬间划破静谧的夜。夜色笼罩下的河南农业大学,有一间实验室的灯倔强地亮着。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甲醛,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形物质。油漆涂料、人造板材等装修装饰材料是产生甲醛污染的重灾区。长期处于甲醛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体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白血病等情况,危害不容小觑。

  2001年,还是学生的彭万喜在木材加工厂实习锻炼,目睹甲醛对做人造板的工人的健康危害。人造板属于木材的衍生品,广泛应用于家具行业。为了降低成本,工厂普遍选择更便宜的脲醛胶黏剂进行板材固定。脲醛树脂胶遇潮遇热分解,大量甲醛由此释放,造成甲醛严重超标,数年不散。

  “甲醛对人伤害太大了,我得做点啥。”2017年,彭万喜来到河南农业大学,组建“‘醛’球无敌”研究团队,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啃甲醛防治这块“硬骨头”。

  一切从零开始。

  临时搭建的实验室,桌椅板凳都不齐全。没有原始数据,团队成员就一点一滴测量积累;缺乏机械设备,团队成员就东奔西走。“现在的实验室是我们一点点建起来的。”团队成员李官燕说。

  想要去除甲醛污染,就得改变醛类胶黏剂成分。研究团队从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抑制入手,“有个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把胶黏剂替换掉。水泥最便宜,我们就想试试用水泥来进行胶合。”来团队7年的岳肖晨最清楚其中艰辛,“我们只能用排除法,把能想到的所有因素全部试一遍。”

  控温,调模比,配置试剂……经过数以万计的尝试,团队终于实现巨大突破——让不亲和的材料,胶合在一起,替代人造板中最普遍的脲醛胶黏剂,掐断甲醛释放源。

  释放源问题解决了,想要彻底解决人造甲醛的污染问题,远远不够。中国3亿多立方米的人造板市场,90%都在用脲醛胶黏剂固定板材。脲醛树脂胶黏剂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良好,是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但在脲醛胶制备和胶合过程中,有一部分甲醛不参加反应,残留在人造板内部,成为长期甲醛释放源,难以根除。

  如何创建人造板甲醛释放控制与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体系,成为摆在团队成员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单一学科力量有限,得从交叉学科里想办法。”甲醛防治涉及生物、化学等领域知识,团队积极吸纳跨学科创新人才,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的同时,联合丹麦、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共同推进,不断壮大团队力量。

  进山采样、外出学习、反复检验,一项项创新成果破界而出:团队创造性提出木材抽提物渗透屏障原理,构建胶合单元大模块理论;发明脲醛树脂胶黏剂改性、甲醛释放源清除等四项关键技术,率先实现脲醛胶人造板“零”甲醛释放,相当于马尾松等天然木材的释放水平。

  “新装房用了我们的消醛技术,一个星期就可以让室内甲醛含量和室外一致。既不会反弹,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团队成员介绍,该项目技术产品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是我国木材工业行业中唯一获得五大认证的产品。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8日 08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