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点亮美好生活“夜经济”大有可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点亮美好生活“夜经济”大有可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2-27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点评】

  作者:俞使超,系华东政法大学党建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基地研究员

  夜间经济繁荣程度通常被视为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市场活跃度的晴雨表。今年春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市场亮点。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发夜间消费活力。文旅部数据显示,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达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3.06万人次。在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的当下,“夜经济”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力点。

  夜间经济流光溢彩、夜间消费蒸蒸日上,离不开政策的托举支持和保驾护航。去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全面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发展夜间经济”。早在2019年,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就首次提出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随着2021年、2022年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相继公布,“夜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达243个,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相关举措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夜间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让城市找回烟火气,更好满足百姓便利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还需打好组合拳,让火起来的“夜经济”持续火下去,不仅要“出圈”,更要“破圈”,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以高质量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

  丰富“夜经济”产品供给,形成以“夜游、夜景、夜秀、夜读、夜市、夜娱”等为代表的产品链条。在夜间餐饮、夜间购物等常见业态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引领、品牌引流,推动新业态向品质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优化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夜生活更舒适、更丰富、更便利的期待。比如,培育夜间游览、休闲健身、医疗保健等多种夜间经济业态,促进城市“夜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夜间经济更加丰富多彩,让城市更有生机活力。

  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把城市历史文化肌理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与文创产品。比如,依托当地文物古建、非遗资源等,策划组织戏曲、歌剧、音乐、相声、电影、读书等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活动,树立文化地标,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发展24小时实体书店、便民书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艺术街区、小剧场、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形成沉浸式体验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政府要发挥好“有形的手”作用,一方面,加强对夜间消费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的监管,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各经营主体诚信经营、保证质量、强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夜经济”既丰富多彩,又安全有序,持续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推动“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要因地制宜,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比如,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点亮夜间消费场景。

  火起来的“夜经济”不应成为以城市为主体的“独角戏”,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让城市夜间经济向有条件的乡村地区扩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更好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赵秋丽、冯帆、陆健、胡晓军、李玉兰、禹爱华、龙军、严圣禾、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楼丽君、薛斌)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7日 07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