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编者按
暑期临近结束,“开学焦虑”成为青少年间的交流热词。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登上热搜榜,备受大学生与家长关注。更早之前,“佛系”一词走红,不少人以此作为对抗焦虑的“灵丹妙药”,号称最好的生活方式是“看淡一切”。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城市里生活,焦虑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逃避”“佛系”,是对抗焦虑的好方式吗?该如何学会和焦虑共处?光明智库本期关注心灵成长,邀请智库专家分析焦虑的成因与表现,为化解焦虑支招。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沈湘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唐亚林
张颐武 郭红松绘
沈湘平 郭红松绘
唐亚林 郭红松绘
1、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缺少心灵“均匀加热”过程
光明智库:城市焦虑是一种“世界通病”。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城市里,我们的焦虑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焦虑的表象和深层原因是什么?
张颐武:现代都市的环境和生存状况都远比传统社会复杂,工业化把我们组织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工作和生活都进入了高度紧张和组织化的状态,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也失掉了传统社会中相互联系的纽带,因而显得愈加疏离。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加深,焦虑感随之形成。
进入现代社会,焦虑的诱因不再是衣食缺少,而多是大都市的住房、养老等生活保障问题。此外,城市生活的孤独感、自我意识的困扰、人际关系的淡漠、内心情感的困惑、人与环境的矛盾、多种观念的冲突等等都是人们焦虑的源头。这些问题叠加形成了诸多焦虑。这些焦虑往往不是个体的呈现,而是一种广泛性的群体症候。
当代人的焦虑更为复杂多样。可以说,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化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文学艺术都体现了对焦虑的反应,而现代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很多学科也包含着针对焦虑的思考,当代的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缓解焦虑的方式之一。
沈湘平:当代城市人的焦虑大致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生存(衣食住行)的压力,二是发展(升学、择业、晋升、创业)的忧虑,三是内心的不安宁。以下一些表现比较普遍:时间不够用,生活密度大、节奏快,“忙”和“赶”成为日常状态;不愿真实呈现自己,精神憋屈,“宅”“孤独”风行;太多事情需要选择、判断而产生疲劳感,在物质丰裕、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因为对各种物质、知识乃至思想的选择判断而感到“心累”;在高度复杂的现实面前,感受到未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自己的事业、情感等产生忧虑。这些焦虑本质上是安全感的缺失,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高速现代化导致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革,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适应感。这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显著,中国以四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三四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人们的心灵缺少“均匀加热”的过程,所以焦虑表现得较为突出。主观原因主要是,一些人弄不清、找不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和努力方向。
唐亚林:身心焦虑,既是一种客观状态,又是一种主观感觉。
从客观状态来说,“身”焦虑主要表现为因为亚健康等而引发的身体疲惫现象,“心”焦虑主要表现为因为精神疾病、抑郁症等情况所引发的心灵困顿现象。2015年全国流行病学大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1.8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480万人。这一庞大数字,是一个巨大的焦虑来源。
从主观感觉来看,“心”焦虑更多是一种人为焦虑。对于个体与家庭而言,升学、就业、婚姻、住房、养老、工作等,都可以成为“心”焦虑的来源。而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移民机构和商家喊出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早移民越好”等诱导性论调,也加剧了社会焦虑的程度。对于群体来说,因为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快速发展引发的认知焦虑,让社会热点问题、世界热点问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甚至引发价值观的冲突现象。
当然,还有一些是网络上故意为之的言论,用贩卖焦虑来吸引眼球、抬升自己,实际上是混淆视听。
2、古人应对焦虑的智慧:人不为物使,心不为物役
光明智库:城市焦虑不是一个“现代病”,我国古代就有“居大不易”等典故。从历史视角来看,城市焦虑的演进特征是什么?几千年来,中国人面临的共同焦虑有哪些,我们的祖先克服焦虑的法宝又有哪些?
唐亚林:城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创造活力集中涌流之地。但城市资源的有限性、竞争的残酷性、人性的复杂性、欲望的无限性导致各种人生焦虑纷至沓来,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征。今天,因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尚不能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一些人产生了心理失衡。还有部分人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如忽视人的成长必须依靠奋斗打拼,而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此外,“心灵鸡汤”式“成功学”在社会上仍有较大市场,缺乏“心有所寄、心有所安”的良好氛围。
古人疏解焦虑带来的困扰,突出表现是不以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而是强调精神生活的丰富。最典型的是孔子赞扬弟子颜回追求精神快乐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人不为物使,心不为物役”的精神境界,与我们随着时代发展而享受应有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冲突,而是在此基础上,主张人要有更高的精神修养和思想境界。
沈湘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生活留在城市。但是,自从有了城市,也就有了与之相关的焦虑。进入以城市化为重要表征的现代社会,这种焦虑普遍地表现出来。现代社会本质上就是城市社会,城市焦虑也就成为现代社会焦虑的关键所在。
几千年来,中国发展主要经历的是农业社会,农民最大的焦虑是能否有个好收成;读书人最大的焦虑是能否博取功名;离开故土的人们最大的焦虑是乡愁。中国古人克服焦虑,一是勇敢面对,靠勤劳、勤奋减少未来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强确定性;二是敬畏天地,形成强大信仰,使内心得到慰藉、寄托;三是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有较高道德境界的人,以实现“仁者无忧”;四是以享受生活的方式舒缓焦虑,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五是以诗词歌赋等文学手段超越生活焦虑,“文章憎命达”“悲愤出诗人”都有此意。这些对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颐武:焦虑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个体的具体体验,也是群体状态的投射。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类能思考就有焦虑存在。
城市是人集聚的结果,有远比乡村复杂的组织和生活形态,在城市生活就会有焦虑。传统社会的焦虑和现代工业化之后的焦虑,既有差异也有相似的地方。焦虑是古今中外都有的,生而为人,就会有焦虑困扰,有诸多的生活问题和挑战。
在传统中国,超越焦虑的路径一面是与山水田园亲近,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面是心灵超越,追求从内在精神上克服焦虑,达到对人生的更高感悟。中国的老庄思想、山水田园诗等形成了很多克服焦虑的路径。这些中国传统的思想,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3、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人生动力
光明智库:面对城市压力,人们容易怀念过去、从前。但客观地讲,焦虑问题一直伴随在人们左右。我们该如何调整内心,让自己与焦虑坦然共处?
张颐武:在城市生活,人们容易怀旧,往往会对“从前”的单纯有着更多的渴求,这也是正常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某种渴望。当然,都市的焦虑其实在“从前”时代也有,难以避免。面对焦虑,一是要坦然面对,对于自己的焦虑有更多的认识,具有反思的能力;二是要有超越的方式,从更加正面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焦虑难以避免,但能够直面焦虑、超越焦虑而不为其所困是非常重要的。
沈湘平:焦虑始终存在,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城市人的焦虑不过是更加凸显罢了。但是,由于当代焦虑本质上是现代性的结果、时代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是不可能彻底解决和去除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消极的,适当的焦虑或者说被正确理解的焦虑会成为一种人生动力,甚至会爆发出极大的能量。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在一个高度现代性、高速现代化的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焦虑感,也就往往意味着一事无成。因此,“我焦虑故我存在”,我们只能与焦虑共处,正确对待它,尽量舒缓它,当然也不妨好好运用它,而这正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唐亚林:人有一个成长过程。要学会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如果把未来要做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容易让自己和家人背负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路也应该适应当下。古人说“三十而立”,那是因为古时十五六岁就成家了,通过奋斗十五六年达到立业,是可以的。如今,大学毕业一般要到22至24岁,如果继续读书的话,28至30岁才能博士毕业,刚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要结婚买房,就要“成家立业”,本身就不现实,因此本科毕业十五六年,博士毕业十来年,“四十而立”是更合适的。
我一直主张和信奉“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这一真谛,这更容易让人在追今抚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生活的艰辛不易,体会砥砺奋斗所带来的美好欢乐。
4、人生爬坡的青年阶段,不能拒绝吃苦、抛弃奋斗
光明智库:近年来,“佛系”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提及。面对压力、未知和不确定性,不少人倾向于采取“与世无争”等隐逸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无为”“不争”的方式,是否真的能使人达到心安身安?有没有更加积极乐观的方式应对焦虑?
沈湘平:“佛系”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人们面对焦虑的一种自我调适。毫无疑问,淡泊、淡定、与世无争,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焦虑。但这确实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方式,尤其是对年轻朋友来说就更值得商榷了。试想,青年时期正处于学知识、长本领、立事业的人生爬坡阶段,本应当格外地吃苦奋斗,如果都成了“佛系青年”,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隐忧。
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焦虑,如下三点很重要:一是要锻炼驾驭复杂局面的能耐。在今天这个时代,有能力的人很多,有能耐的人很少。“能耐”多于“能力”的地方就在于忍耐、耐心,有毅力。在高度复杂的时代,不要一味追求纯粹、单一,而应该看惯复杂,时刻准备应对复杂的局面,在复杂局面中锻炼能耐,也增长人生智慧。二是要养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要超越简单的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却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能预见生活中的挫折,更能始终“痛并快乐着”地奋斗不止。三是形成一种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化信仰。一如前述,人们焦虑最深层的主观原因是意义的迷失,其实也就是信仰的危机。“文以载道”“文以化之”,通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找到意义和精神家园。信仰是应对焦虑的最根本方式。
张颐武:当然,对于自己的生活看得开一些,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自我精神的平静也是有意义的。很多传统的思想在这方面的表达对于当代人也是有意义的。但这不应该演变成一种消极。积极乐观地面对自我和世界,坦然地面对自己难以避免的焦虑,清醒地认识它,不断地克服和超越它。这需要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需要在努力为社会和人类作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价值。人生本身就是不断产生焦虑、不断超越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美好的人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唐亚林:人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奋斗过程,人类始终面对千百年来难以回答的“终极问题”:人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不管如何回答,奋斗的青春,奋斗的人生,为社会和国家奉献的人生,为人类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答案。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雷、王斯敏、李晓、蒋新军、刘嘉丽、覃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