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聚焦“创新创业创造”系列访谈之一】
本期嘉宾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 刘志阳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 张光南
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联合创始人 袁岳
“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于6月5日至11日举行,主题是“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
今年双创周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们邀请智库专家,就人们关注的创新创业创造机遇与利好、存在的短板与现实障碍等与广大网友互动,为创新创业创造者解惑鼓劲。
唯有掌握创新创业创造制高点,才能增强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光明智库: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在您看来,当前对创新创业创造,特别是对“创造”的强调,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张光南:“创造”既强调“价值创造”,也蕴含着精神力量,创新创业创造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的发展。首先,这符合全球产业变革的历史潮流。当前,以商品、服务、资本为主的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撑的经济全球化拓展,科技创新成为突出特征,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全球创业热潮高涨。
其次,这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竞争,唯有掌握创新创业创造制高点,才能增强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说,创新创业创造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再次,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总量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有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以创新创业创造理念为引领,构建新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志阳。郭红松绘
张光南。郭红松绘
袁岳。郭红松绘
刘志阳:对“创造”的强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创新强调科技发明,创业强调企业家精神,而创造更强调工匠精神。我国亟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进行一场“品质革命”。“创造”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要。另一方面,创造更强调劳动人民的力量。“双创”的主体更多聚焦企业家或创业者群体,而“创造”的主体是全体劳动者。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一切力量,汇聚更广泛的改革共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袁岳:说到创造,有三点需要强调:第一,我们储备了很多以前的知识和历史性经验,要对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突破,鼓励再创造。第二,要鼓励那些在原有的模式和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在新的模式和条件下继续进行新的探索。第三,对于人们在探索和创造中发生的错误,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在教育科研层面形成的成果,如何继续产业化应用,要有资本、团队和供应链的支持,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在教育领域,要鼓励讨论型、辩论型、实验型、多项选择式的教育,促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成果的培育。
举全社会之力,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光明智库:您如何理解“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中的“全社会”?在您看来,创新创业创造需要什么样的主体、空间与生态?
刘志阳:“全社会”可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目的来讲,“全社会”意味着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并非只针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领域,而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从对象来讲,“全社会”不仅包括企业家或创业者群体,也包括全体劳动者中的其他群体。不管是企业家、创业者还是普通工人,都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从影响来讲,创业能带动就业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而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观众在北京科技周上观看时速250公里以上的货运“复兴号”动车组模型。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张光南:“全社会”强调创新创业创造主体、领域、层次等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创业创造需要以企业和个人创业者为主体,并逐渐实现多元化、大众化。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构社会创新的微观基础,让资金更多地来自企业或市场。要从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引导企业家投身创新活动。当前,大学生、出国留学归来人员、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未来,要把创新创业创造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
创新创业创造需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面向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创造需要打造多要素、多层面联动的生态系统,通过主体、支持环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产学研对接、政策服务、人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袁岳:在我看来,“全社会”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创业创造不是个别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意识,而是每个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应该有的意识,而且在这些岗位上,有些是实际的创造者,有些是提供服务和支持者,还有一些是创造性成果的欣赏者、鼓励者。第二,创新创业创造不限于商业领域,在公众服务、公共政策、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存在这样的空间。第三,有人问:难道所有人都是创业者、创造者、创新者吗?我认为,人们在“创”的过程中更易于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有的人是“创”的领导者,有的人是前沿支持者,还有的人是忠实的执行者,这样才能形成带“创”字特点的行动集体,而不只是个体性的创业者、创新者和创造者。
创新创业创造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有生活方式
光明智库:创新创业创造被持续倡导,全社会形成了想创、会创、能创的生动局面。当下,创新创业创造有什么机遇与利好,还有哪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除?
张光南:机遇利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政策不断释放利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创新创业创造的税费成本、制度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环境日益优化。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等一批便捷政务服务涌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平台不断健全。各地重点打造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型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120家“双创”示范基地逐渐成为区域创新高地,众创空间数量超过6900家。
创业资本投入不断强化。创业投资在税收支持、规范监管的支撑下,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截至2018年年底,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量约为2.4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不少障碍:其一,产学研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人才、技术、资金对创新创业创造的支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其二,创业平台同质化建设。以孵化器、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平台数量不少,但大部分服务内容单一。其三,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市场准入存在较高壁垒。其四,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多头多层执法时有发生,给企业维权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机器人在参加短跑比赛。新华社发
刘志阳:机遇与利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高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创造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个体需求不断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生存、安全、归属等基本需求,上升到发展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创新创业创造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有生活方式。
体制机制障碍主要包括:在人才流动方面,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人才激励等障碍尚需破解;在教育方面,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学科支撑和师资团队等。
打破创新创业创造“孤岛”,推进研学用多要素更顺畅流动
光明智库:您认为进一步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发力与助推?
张光南:优化市场环境。一方面,建立审慎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开办企业程序,简化创业审批手续。降低创业者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取消或减少阻碍创业者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另一方面,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制度化的政企沟通机制,使中小微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顺畅。
降低创新创业创造成本。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和高速成长期创业企业的融资扶持。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强化一站式保护和维权援助。降低资源和信息获取成本,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业服务。
促进产学研转化。一方面,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打破创新创业创造的“孤岛”,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要素流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袁岳:首先,发挥市场、社会、自主人群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推动社会各界的创造与努力;其次,发挥专业服务和支持机构的能量和热情,优化融资环境,对人才培养给予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再次,发挥政府在产业导向、政策资源投放、针对性政策制订方面的调节作用。
刘志阳:大力普及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科学研究方面,要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制度,让科研人员有更强的积极性、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获得感,以创新创业创造撬动高校科研成果从象牙塔走入现实生活。在服务社会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创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创新创业创造的成果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城乡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提供服务。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蒋新军、王佳、姚同伟 通讯员 焦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