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定居的河流

2017-10-27 05:5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彭家河

  我的老家在川北深山中。川北自古贫瘠,“阆苍南,最苦寒“,即是说阆中、苍溪、南部三县最为荒芜落后。川北属革命老区,有山有水,山是青山,水是绿水,流过的还是嘉陵江,但由于地远道阻,物产单一,多年都难摆脱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嘉陵江中游这三个山水相邻的县,如三个困顿的难兄难弟,如何才能走出穷山恶水呢?没有出路,就找出路。于是,修路成了头等大事。我之前回老家,要从县城坐车到乡上,乡上走路到河边,过河再爬坡上坎,整整一天才能回到80里外的破瓦房中。现在通了水泥路,无论天晴下雨,村和村之间个把小时就可以顺利来回。然而路虽然通了,但山上只有少量的土产,河里则是浅浅的流水,没有多少水产,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去了,如何才能让山水生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苍溪早年就在山上做文章,满山柏树灌木卖不成钱,那就改种果树啊,比如雪梨和猕猴桃。在我上小学的80年代初,就知道苍溪雪梨味道好,只有过年时父母才会买个雪梨罐头全家分食,吃完罐头还要往罐头瓶子里倒些温水涮一涮,把微甜的水喝完。当然,那段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无论是雪梨还是猕猴桃,尽可大快朵颐。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花下还总少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阆中呢?不是有一片片青瓦旧院吗?当别的地方都在大规模拆迁改造建高楼的时候,阆中逆其道而行之,修旧如旧,保护古城,换个地方建新城。如今,阆中古城已是全国四大古城之一,每逢节假日,阆中街巷火树银花,人如潮涌。

  人们可以到苍溪买雪梨、猕猴桃,以饱口福;可以到阆中看风景,以饱眼福。那么,嘉陵江顺流而下的南部呢?

  既然水能生财,那就不能让它白白流走!嘉陵江有条600多里的支流西河,流经南部县境有400余里。每年夏天,洪水都会把两岸的庄稼冲刷一次,有时甚至还会吞没几条人命。平日,水总是从眼前一晃而过,除了可以游泳、洗衣外,也打不起多少鱼。于是,被水冲怕了的村民们都生活在两岸的高山上,依然天旱缺水,望天种田。西河两岸山上的受渴,山下的却怕淹,人们就这样担惊受怕地过了一辈又一辈。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川东40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上万南部人民曾肩挑背扛,在升钟镇两山间修起了一道79米高的大坝,截断川北云雨,高峡出平湖。然而,隔山容易隔水难,湖水一涨,把当年的连绵高山切得七零八落,大量良田沃土没入水下,库区人民依然没能摆脱贫困。

  13亿立方米的水体存放在川北高山之间,这是一笔巨大的隐形财富啊!人们都期望这隐形的财富变成白花花的现金,可是如何让这湖死水变活水呢?发展旅游是个好办法。于是升钟水库更名升钟湖,开始举办全国钓鱼大赛聚人气招客商。想不到,这办法行!南部县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国际钓鱼比赛,升钟湖美名远扬,渔家乐、农家乐、钓鱼场如雨后春笋相继开业,湖两岸的村民家中时常有从全国各地来垂钓休闲、康养度假的远客。

  几年间,嘉陵江梯级开发工程相继竣工,苍溪、阆中、南部城边都建好了高大的水坝,湖水让沿江的三县临湖而居,让川北大山里的村落、城镇兼有了江南水乡的风韵,还带来了鱼米之乡的商机。尝到亲水甜头的南部人民又对县域内的“一江五湖”分级打造,让百万人民借水之力,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困。南部除了烟波浩渺的升钟湖外,还有俊秀小巧的八尔湖。八尔湖之前叫八尔滩,是以灌溉为主的水库。想不到几年间,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古镇、码头、环湖跑道、民居博物馆、水上游乐场、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先后建成。行走在八尔湖,恍如隔世。定居的水,让川北山乡蝶变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景区,再一次刷新了世人对川北的印象。

  流动的水固然有其流动灵秀之美,定居的水也有其平静深邃之美。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让水定居,更能因水聚财。重回故土,老区已换新颜。苍溪看山,阆中看城,南部看水,可谓“阆苍南,美名扬”。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7日 15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