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种下一片林 带出一群人

2017-09-15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先进典型】

  种下一片林 带出一群人

  ——记贵州省大方县老党员刘安国带领群众拔穷根的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干的都是老百姓最盼望的事儿,共产党就该是这样!”说起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贵州省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86岁的老党员、全国绿化小康户刘安国心情十分激动。在桂花飘香、玉米金黄的院坝里,刘安国讲起了他绿化家乡的故事。

  刘安国的家乡大山村以前是个“三不通、一光头”的地方,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里的山都是“光头”。山上没树,雨水在山坡刨出一条条深沟,山下的田土种什么庄稼都没好收成,群众都盼着大山村有朝一日变成“青山村”。

  1984年,刘安国从大方县马场区区委书记的岗位退休返乡,群众的困境让他寝食难安。“人不干,山不绿,要改变我们村,就得种树!”刘安国找来村副支书陈顺兵和党员刘永方、丁兴明、丁兴全,说出了他要绿化近千亩荒山的想法。大家一致赞成,说干就干。要种树,缺乏资金是最大的困难。乡亲们手头紧,刘安国主动挑起筹措资金的重任,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卖掉自家的牛羊。还不够,他就索性把自己房子抵押,贷款8800元,连本带息要还1.1万元,这在当时的山区是个天文数字。刘安国说:“开始种树时我的工资95元,留下十几元作生活费,其他全部用在种树上了。”刘安国穿着草鞋、带着干粮和乡亲们一起上山种树。在他带动下,400多名群众先后植树20余万株,用了5年时间绿化了近800亩荒山,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八五林场”。如今,昔日的荒山一派生机,刘安国指着环绕大山村的林海说:“这林子里一共有185000棵杉树、5200棵梧桐、8200棵杜仲,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座绿色银行啊。”

  林子种成了,可刘安国要干的事儿更多了。村里长期不通自来水,他就在乡、县两级奔走,跑来408公斤胶水管,自己掏钱买钢筋水泥,带着乡亲们修建起两个20多立方米的水池,解决了500多人的用水问题。连接对江镇和文阁乡的公路是群众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通道,以前这条路狭窄处不过一米宽,事故频发。为了把这条路修好,刘安国带领群众日夜奋战,凭着他和群众的干劲,没多久,一条7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路修成了。

  “从小刘老书记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今年33岁的大山村村支书姜武说起刘安国总有说不完的话。“那年我退伍返乡,老书记就跟我说:姜武啊,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你是党员,可不能看着我们当贫困村,得带着大家干啊!”刘安国的话让姜武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想法,2014年他当选为村支书,一上任就带着大家搞起了400亩天麻种植基地、上百亩的蔬菜大棚,他还带领群众退耕还林5000多亩,33个村民组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对江镇镇委书记钱爱生说:“刘老书记‘干字当头’的精神是我们全镇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一届一届的班子都备受鼓舞。”如今,还有近6400贫困人口的对江镇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决战期,“菜、牛、果、药”四大产业齐头并进,120公里的“通组路”也将在明年全部修通。“2020年贵州要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对江镇还有不少困难,但想想刘老书记在石山上都能造出林海,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只要肯干,这穷根一定能拔掉。”钱爱生满怀信心。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5日 03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