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卫星的“守望者”
作者:王天雨
“风云卫星是集尖端科技于一身的高精密仪器,由一个个细小、精密的零部件构成。风云卫星的研制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我也是其中的一环。我会与同事们团结合作,推进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在办公室,望着书橱玻璃门上贴着的一张张荣誉证书,来自新疆的国家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陆其峰深情地说。
陆其峰在工作中。 王京摄/光明图片
作为气象卫星的“守望者”,陆其峰获得了诸多荣誉,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不久前,陆其峰又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成为气象系统仅有的两位获奖者之一。
陆其峰投身卫星气象事业之前也曾有过一些“兜兜转转”的理想尝试。出生于新疆农村的他年少时并不了解气象,只是觉得水文条件对农事活动影响很大。对于新疆农业而言,一个关键的不利因素就是地表水径流量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决定了新疆干旱少雨,家乡的水资源状况令陆其峰尤其关注河流水系与干旱气候,高考报考了新疆大学陆地水文专业。
1999年,陆其峰大学毕业,进入新疆大学干旱区研究所。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潘晓玲。潘晓玲是当时国家“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如一盏指路明灯出现在陆其峰的学业生涯中。他给潘晓玲做研究助理,潘老师的严谨心细、积极奋进、热情洋溢深深影响了他。“最重要的是,潘老师奠定了我做研究的风格,一是要拼尽全力,二是要重视身体。”陆其峰说。从那开始,他坚定信念,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同时也开始涉足气象相关领域。
随后,陆其峰考入南京气象学院(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系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进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并在入职四个月后参与到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中第一颗卫星——“风云三号”A星的发射准备工作中,主要做卫星资料同化应用工作。
2007年1月,陆其峰在卫星资料同化方面有了自己的成果,并得到远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国“风云”系列卫星的直接观测数据那时还未被国际同行所接受,也从未定量应用于任何国际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陆其峰此次欧洲之行就是要填补这项空白。
当时,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业务同化系统里有两个系列的卫星数据,一个系列是美国的,一个系列是欧洲的。陆其峰在这个系统里建起第三个系列,即中国系列卫星数据。他把我国卫星的数据格式在欧洲系统上接通,生成辐射传输模式,订正误差,再把数据结果输出到欧洲的标准数据库,分析论证,评价效果。结果证明,中国气象卫星和仪器的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最终,纳入“风云三号”卫星数据的欧洲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预报精度提高了1%。之后三年,陆其峰几乎每年都会去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交流3个月左右。在每一次出访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风云”卫星技术组的专家,总要聚起来讨论一番,确保他带着明确任务出去,带着丰硕成果归来。
如今,陆其峰的科研成果已经得到世界气象组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等机构的高度认可,他为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一个气象卫星仪器在轨性能优化模型,将我国“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微波探测仪器数据质量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现并弥补了欧美气象卫星微波温度探测仪器数据处理的缺陷;首次成功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数据同化到世界最先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并提高该模式的预报准确率;初步建立实验室“气象卫星系统”仿真计算理论体系,协调卫星仪器制造工艺与气象应用需求的差异。这些工作显著提高了中国气象卫星在全球气象卫星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